記者是我的新工作
幫台北市醫師公會訪問去年得了杏林獎的醫師們
然後在每個月發行一期的月刊中寫一篇文章
當初純粹覺得這樣的工作很有趣
生活太過於直線進行,現在都可以預測好久以後的模式
考試念書再考試佔去了很大一部分的時間
真的要等到淨空再來嘗試另一個領域,怕都已經老了,這是實在話
我是一個必須靠一點不一樣元素來彩繪日子的人
能夠抓住一點不屬於現在領域的經驗,可以成為新的支撐很久的力氣
看到學長徵人的文章馬上報了名
面試的時候看到另外的三個人,其實打退堂鼓的念頭是存在的
從來不覺得自己的文筆如何又如何,只是因為愛寫喜歡寫
所以在看到另外文采斐然的大家,頓時有種「啊我要變成灰塵」的感覺了
好在學長沒有篩選,讓大家平分這一年的工作
這樣的負擔也比較不大,畢竟一個月一篇三千字的稿子,再加上相約訪問整理的前後作業
如果遇上了很愛攪局的期中期末考
那還真是火燒眉睫的窘迫
趁著漫長的期中考終於畫下一個很不甘願的句點,隨時有捲土重來的趨勢
王振跟我到了三軍總醫院,訪問執行官
這個頭銜和訪談對於不是軍人社會的我們聽起來很酷
一向都在台大,習慣自己醫院的模式
跨出去的世界,有沒有相似的熟悉感?
果然,這是兩個不同的星球
到了三總,完全沒有任何概念的我們
先行到服務台詢問院長室的所在地,也就是進行訪問的地點
「怎麼可以讓你們隨隨便便就到院長室呢?」是第一句的回答
「我通報一下,確定了再讓你們上樓」
於是電話先接到了參謀的手裡,再轉到院長的新聞官
院長的秘書,進而副院長的秘書
我們在旁邊除了一愣一愣之外,就是被一堆書中電影裡才有的頭銜壓死
驗明正身後,才得以進入這彷彿心臟般控制三總的中樞系統,finally
副院長,也就是執行官,除了白袍底下的威嚴以外,更是多了一股肅直的氣息
將軍具有不怒自威的大度,包覆了進行訪問的副院長室
少將並沒有想像中的一板一眼,才49歲就可謂掌兵符的大才,自然有著一道足以支持他成功的信念
可能是因為背景都有相同醫學圈圈的重疊
在說起過往堅持和努力時,副院長也直接把他當初做過實驗的內容分享了一番
能夠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麼一個人物
配服的倒不是那些啦拉雜雜一大堆的封號(不過我倒是覺得那些很有趣)
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揣想如他背負著這些,也就扛起了越重
什麼可捨,什麼該留,那些放不開,那些瀟灑過
捨得捨得,倒成了最大最難的關鍵
如同副院長般,為了全心專職研究而放掉大部分自己很喜歡的看診時間
從一個人人爭相掛號的大醫師,慢慢留下讓另一些人掌握的天空
就算是為了終極理想而輕輕鬆開的手掌,也還殘存一點曾經的溫度
難,真的很難
如果軍人嚴苛的訓練成就了這一股的堅毅
那麼這是我看過,最溫和而釋然的眼神
- Nov 20 Mon 2006 02:25
超級特派員,記者新體驗(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